開發綠色食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
綠色食品無污染、安全、優質,它的認證和監管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開發綠色食品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食品開發,有利于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發展綠色食品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我省發展綠色食品意義重大。”省農牧廳副廳長妥建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甘肅作為農業大省,地處西北內陸,遠離工業發達地區,發展綠色食品符合省情,建設綠色食品基地,發展特色經濟、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加工業,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展綠色食品是農業由傳統的粗放經營方式向現代的綠色經營方式轉變,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
發展綠色食品是農業由傳統的種養業向農工商綜合經營轉變的需要。要求實行現代企業化管理和提高科技含量,以增強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競爭力。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縱橫聯合,形成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現代農業一體化經營的企業和集團,把農業一體化經營納入到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整體格局之中。
發展綠色食品也是促進農業由傳統的分散經營向現代的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轉變的需要。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優化生產要素組合,發揮科技要素作用,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實現多層次增值,使農民收入獲得大幅度提高。通過產業化,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激勵農民走上新的聯合之路,逐步形成與支柱產業需求相配套、與專業化和區域化生產相適應的區域經濟格局,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擴大市場占有率。
在過去的20年里,我省以綠色食品認證為抓手,實施了“環境有監測、操作有規程、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檢驗、上市有標識”的“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方式,有效提高了認證產品質量。通過努力,甘肅綠色食品認證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基地建設穩步推進,產品質量逐年提高。這對于甘肅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培育綠色食品既可以帶動農業產業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造經濟效益,又可以保障公眾健康消費,保障農業安全,促進農業經濟、生態的良性循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我省綠色食品的質量安全是如何保障的,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監管方式,這是眾所關注的焦點。
妥建福認為:“我省綠色食品發展始終堅持認證與管理并重,牢固樹立認證即是監管的開始,監管是對認證工作鞏固提升的理念,緊緊圍繞‘保證產品質量、規范企業用標’兩大中心任務,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全面落實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社會公告等監管措施,盡最大努力保證綠色食品少出問題和不出大問題。”
具體措施為:一是加強企業年度檢查。我省綠色食品產品檢測的重點是對蔬菜、果品、肉類等產品生產企業做好年檢工作。除新申報企業和續展企業外,對有效用標的生產企業進行了100%的年度檢查。二是提高產品質量抽檢的有效性。每年組織抽檢產品70多個,約占有效用標產品總數的30%以上,加上對新申報產品的檢測,每年產品檢測總數超過100個。改變抽檢計劃下達方式,提高風險產品的抽檢比例,并將抽檢向續展產品傾斜,增加了產品抽檢的全面性。三是擴大標志市場監察范圍。加強與工商、質監部門的合作,打擊假冒產品和糾正不規范用標。標志市場監察范圍從省會城市向市州、縣區級逐步延伸,積極采用市場監察機制,擴大監察成效,治理假冒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
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農業部組織開展的“保質量保安全助奧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供滬供穗產品質量專項抽檢”、“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等行動,對綠色、有機食品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都達到了99%以上。從這一系列結果來看,我省綠色、有機食品產品質量是穩定可靠的。
相關業內人士介紹,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都是安全食品,同屬安全農產品的范疇。無公害農產品保障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最基本的需求,是最起碼的市場準入條件;綠色食品質量安全達到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標準,滿足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較高的需求;有機食品則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我省實施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戰略,著力打造“三品一標”品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