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連鎖化,連鎖商業中國化
煙草在線據《中國連鎖》報道 中國連鎖經營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僅用20年的時間就走過了西方國家100多年所走過的路程,可以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連鎖經營也暴露了西方國家100多年來所積存的一些問題。
發展歷程
我認為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連鎖經營整體上朝著這樣的一個趨勢發展:“中國商業連鎖化,連鎖商業中國化”。
“中國商業連鎖化”,這是世界商業發展的趨勢,是一個傾向,是一種必然,是一種零售革命。從中國商業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朝著“中國商業連鎖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現在中國的連鎖經營發展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我估計連鎖經營發展規模已經達到了中國商業40%左右的比例,連鎖百強占到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百分之十幾,還有中小連鎖企業占商業百分之二十幾,加起來可能超過了40%。這是中國連鎖經營所取得的一個巨大成就。
這一發展速度比美國要快。美國連鎖經營出現是在1859年,到了1911年超過50年的時間,規模才達到了60億美元。現在中國連鎖經營百強就達到了2000多億美元。
連鎖化是中國商業的發展方向。通過連鎖化我們培養了一批連鎖職業經理人,形成了一批骨干企業,有相當一部分連鎖企業具有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這反映出,并不是所有的外資在中國所有的領域都是暢通無阻的。他們在中國的發展也遇到了阻力,也面臨著挑戰。因為今天,中國內資的連鎖企業已經發展起來了,也給了外資一個挑戰。
對于中國連鎖發展的現狀,我堆集了一個對聯,即取其名用其意,反映中國連鎖發展的現狀和潛力。
上聯:國美物美集美美廉美步步高利群萬家家家樂;
下聯:華聯廣聯百聯好又多超市發華冠歐亞人人樂。
橫批:人本永旺永輝。
“連鎖商業中國化”這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要發展要走自己的路。中國要走出去也要走自己的路,不能用別人的模式來走向世界。
轉變方式
目前,我們在平等市場上參與了平等競爭,我們也摸索了一些經驗,創造了一些思路。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中國連鎖目前仍然存在著轉變發展方式的問題。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抑通脹、保增長;擴內需、保民生;轉方式、保效益。這是國家提出的共同任務,是所有的連鎖企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抑通脹、保增長”,我們當前任務既要抑制通脹,又要能夠保證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今年我們的發展速度在扣除物價指數之后,至少不低于過去發展的平均速度。
“擴內需、保民生”,這是一個長久的戰略,不是一個臨時性的措施,這是由國策所決定的,也是我們所有零售業的基本職責。
“轉方式、保效益”,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我們現在效益比較低,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尋找新的發展空間。
面臨著這些任務,我們應當如何應對,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這是我們在發展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成長戰略
我認為連鎖企業的發展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做近還是做遠。在這方面,我們是有教訓的,應該看到零售業的最大特點是區域性的經營。
做近是立足本地面向區域,做實區域,做細區域。區域是一個大市場,是中國市場的基礎。當初利用WTO給予我們的保護期,為了搶占黃金地段,保證自己的發展空間,忙于到處布局,到處設點。這是由當時的歷史原因決定的,那么現在情況冷靜下來了,我們要立足做近為主,一般不要盲目做遠。做遠我們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摩擦成本、物流成本和租賃成本。
除了特殊的情況,企業確實有實力、有品牌、有資本,可以做遠,一般性的不要向外發展,應當立足于做好區域的市場。
第二個問題是,做大還是做小。
有了資本,有了市場之后很多人就會考慮做大,從中小超市到大型超市擴展到購物中心。
有條件的做大,是不排除的。但是更多的企業應考慮做小。因為小更貼近生活,更貼近群眾。
第三個問題是,做中心還是做社區。我們現在一些連鎖企業聚集在城市中心設點來樹立形象,擴大影響。這種打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應當集中考慮兩者之間的合理配備。
現在環境發生變化了,不像開始幾年,在市中心有地方可以發展。特別是現在城市化發展加速以后,城市的中心都在發生變化。現在外資大多數都在找中心,他們忽視了社區。如果大家都集中要進中心商業。那必然會在中心商業區出現惡性競爭。
連鎖企業的發展應當立足于做社區,做社區是一個民生工程,他與消費者建立最直接、最緊密、最廣泛的聯系。那么我們中國人應當注意自己的社區,扎扎實實地做民生工程。所以說應當立足社區,適當地考慮在中心設點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是,做百貨還是做超市。
現在百貨業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一些連鎖企業,稍有實力就想搞百貨,搞購物中心,使得購物中心在不少地區已接近飽和,而且結構失衡。
搞購物中心,搞商業組合體,搞城市綜合體,不是一律不行,有適當的地方,有必要的,可以布點,但更多地要研究搞與人民生活直接相關的中小超市、社區超市和便利店。
我們過去所說的一站式購物,按西方的標準,就是這里商品非常齊全,一次性就可以在這里買到一周或半個月的所有生活所必需的用品。我這里提出來,我們提倡的一站式,是指消費者不出一站就能買到基本的生活品,方便居民就近購物。時買時鮮,把購物休閑結合起來,是中國的特色,也可應對老年化現象。
第五個問題是,立足現實,立足發展,做細做精,講究效益,千方百計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
三大任務
當前,我覺得有幾個任務是連鎖企業要重點抓好的。
第一就是連鎖企業要承擔起三級批發的任務。面對機關團體,面對個體戶,實現傳統商業無法完成的批發任務。
第二點就是連鎖企業要開展網上購物。這個我已經強調幾年了。要充分利用物流優勢、貨源優勢、配送優勢等。開展網上銷售我們可以和實體店有機地結合起來,立體推進。
第三個任務就是實現社會配送。連鎖企業要擔負起三方配送、社會配送的任務,實現公配、互配。
公配就是將一些商品集中起來配送,比如說一些商品像可口可樂、統一方便面等,一個廠家生產的,沒有任何區別,就沒有必要一個超市都建一個配送中心。可以通過連鎖企業合作形式來實現社會配送,以減少物流的對流和交叉。
這三大任務實現起到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擴大市場影響力的目的。